第(2/3)页 苏砚之立于金水桥畔,青衫玉立,身后是三百余名贡士,皆屏息凝神。 远处传来钟鼓声,浑厚悠长,回荡在空旷的广场上。 朱红的宫门缓缓开启,礼官高唱: “宣——新科贡士入殿觐见!” 众考生鱼贯而入,踏过汉白玉阶,脚步声在寂静的殿前广场上格外清晰。 太和殿内,龙涎香袅袅。 皇帝高坐于九龙金椅之上,冕旒垂珠,目光如炬。 两侧文武百官肃立,殿中烛火映照,将御案上的朱笔映得熠熠生辉。 “今日殿试,朕亲自主持。”皇帝声音沉稳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策问题目——” 他缓缓展开黄绢,朗声道: “论国朝西北边防与屯田之策。” 殿内瞬间落针可闻。 苏砚之执笔的手微微一顿,随即唇角微扬——此题,他早有准备。 殿内只闻沙沙落笔声。 苏砚之提笔蘸墨,笔锋如刀,在宣纸上挥洒: “西北之地,沃野千里而民不耕,非地利不丰,实政令未善……” 他的策论条理分明,从军屯、民屯利弊,到边贸互市之策,甚至提出“以商养兵,以兵护商”的新思路,字字铿锵,句句切中要害。 这是十年寒窗的积淀,更是苏家血脉里的将门之才。 午后,皇帝亲自阅卷。 年轻的帝王端坐龙椅,目光扫过殿下众考生,最终落在苏砚之身上。 “苏会元。“皇帝指尖轻叩御案,“朕听闻民间有流言,说你的功名……来路不正?“ 殿内骤然一静。 苏砚之从容出列,躬身一礼:“回陛下,臣的答卷就在御前——“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