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科研企业呢,肯定是合资,毕竟是高科技产业嘛,我们不能只顾着挣钱,也要为国家做贡献的,这样可以带动国家的技术进步。我们不光是追求经济上的效益,更要追求技术效益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,没有科技,就不要谈长远的经济,对吧。” 老云一听,立即笑得合不拢嘴啊,这很符合国家政策啊。 “说得好!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看来你对我们的政策是相当了解的。” “你继续说。” 曾一鸣这便又道,“技术全面开放,但企业管理上,必须要由我们来管理,这一点不能改变。” 老元若有所思地点着头。 “好,那我今天就破例一次,我先把土地批给你,先斩后奏,大不了我这顶帽子不要了!具体细节,我们回头再谈。” “跟我走。” 老元从桌椅旁站了起来。 “去哪?”曾一鸣问。 老元笑道:“去现场看地啊,总不能看着地图就行了吧,万一你不满意呢?” “噢!”曾一鸣瞬间一喜,赶紧收拾东西,屁颠屁颠跟着老元走出了门口。 但刚走出门口,一看太阳都快要下山了,曾一鸣又问:“领导,都这个点了,您也到下班时间了,忙了一天,不如明天再看吧?” “不成,现在就去落实,不然我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。别看太阳快下山了,不到八点天黑不了。”老元拒绝了,他指着天上的落日说道。 “呃!好吧。”曾一鸣心中微微一笑,这可不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的精神吗?他赶紧招呼陈元东他们过来。 老元看大家一眼,“坐我的车。” 他径直走向了院子中间停放着的一辆绿色吉普车,钻进了驾驶室里。 曾一鸣坐副驾驶,其他三人坐在后面。 他亲自开车! 虽是傍晚时分,但泥路上依旧是车水马龙,烟尘滚滚,好不热闹。这里就没有白天夜晚之分,都在赶工期。 老元开得很慢,一边开车,一边给曾一鸣解说着工业区的建设情况。 “我跟你说,自从有了四分钱的模式,这里的建设速度就是每日一新了。” “”三年前炸山过后,我们要把装满土石方的翻斗车拉到不到一公里外的岸边卸下来,当时的施工队沿袭的是大锅饭方式,工人们干多干少,都是一样的工分,工程进度十分缓慢。” “当年10月,我们指挥部宣布了一个消息,工地将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,工人每天必须装运55车的石料,但超过这个定额后,多拉一车,就奖励司机4分钱。从那一天起,蛇口工地上的工人们,每天平均运泥100车以上,一个月下来,每个人都能多拿100多元的奖金,整个工地多创造出了130万元的产值。” 老元说得眉飞色舞。毕竟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切。 第(2/3)页